EN
-->
EN
首页关于永福企业文化文化活动 正文
“福”行千里,不忘引路人
时间:2024.09.10浏览:73次

纸短情长,不忘师恩。

永福30载的传承动脉,离不开师者们的传道授业解惑,离不开一代代师徒间的匠心传承。

在这初秋时节的永福,一片风正带动另一片风,一缕光在点亮另一缕光,一个灵魂谆谆唤醒另一个灵魂。

致敬每一位筑梦者,为我叩开能源之门,为我点亮梦想的光。




提灯引路铸匠心,锤炼热机英才

在永福2023届毕业生定岗答辩的前一天,聂家威启程飞往了孟加拉,前往鲁普莎项目担任设计工代。临行前,业务导师叶菲菲和思想导师陈福拉着他说了好久的话。从鲁普莎项目的厂区布置,到本次的工作范围和内容,还有到项目现场需要学习和重点关注的专业知识,就连护照别忘了带都再三叮嘱。


回忆起刚毕业的自己,聂家威自己都忍不住摇头:“我那时候还保留着许多学生时期养成的坏习惯,做事粗心大意,工作难以尽善尽美”。思想导师陈福知道思想转变了行动才会转变,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卷册人是卷册的第一负责人,设计工作需要细致严谨,把控好每一项细节。”在第一次做凝汽器抽真空系统管道安装图设计工作时,业务导师叶菲菲不仅仅教会聂家威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也让他学会了如何通过查阅规范和手册实现对于复杂系统的解析并找到其关键点,让聂家威慢慢学会了举一反三。

现在,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已经能自己背上行囊到海外开展工作,并在最后定岗答辩时,以视频的方式顺利通过答辩并获得了优秀新人的称号,这是师徒三人一同完成的最好答卷。

亦师亦友共成长,打造投资人才



黄权的思想兼业务导师林宏毅虽然是第一次带徒弟,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放手让黄权从基础的、系统的项目做起,全面了解项目阶段和始末,再在关键节点给予指导,让黄权加深对投资项目的理解。“宏毅哥对每项工作都精益求精,从格式到内容都会一一和我耐心解释,让我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

对两人的关系,师徒用了同一个词来形容——亦师亦友。从工作到生活,林宏毅都对黄权给予了全方位的关爱,也把永福的企业文化融入到了自己带徒弟的过程中。发现黄权有腰突的问题后,他时常在工作之余带领黄权“游泳健身来一套”,师徒一同践行公司“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工作理念。


理论实际两手抓,铸就电气精英



有人说:“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遇到什么样的人。”思想导师林美东和业务导师黄建武用自身的优秀品质与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徒弟江嘉晟。两人一个是室主任兼专工,一个是业务骨干,虽然平时手边的工作已经很忙,但也都愿意抽出时间来帮江嘉晟解决业务方面以及思想层面的困难

两位导师就像是私下沟通好了一样,打定主意要江嘉晟理论实际两手抓。在项目现场时,思想导师林美东会说:“不要忘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我给你讲个图。”在图纸设计时,业务导师黄建武就说:“一定要结合实际,来,这里我们再细化一下。”

正是因为“相信”,两位导师也愿意把机会留给江嘉晟,让他有机会到项目一线成长、实践,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一步步成为一名合格的永福新人。

用心用意更用情,培植合格法务





“你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法务?”这是思想导师杨祖锋在雷芯芯入职面试那一天对她的提问。入职以后,针对工作过程中遇见值得研究的问题,杨祖锋会组织内部研讨,让每一位同事特别是新同事畅所欲言,一同参与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让问题的研究变得更加全面。

业务导师林夏囡分配工作任务时,往往会让雷芯芯先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培养她的独立能力,分析优势和不足,一起探讨最优解。完成阶段性的工作任务时,林夏囡会指导雷芯芯自己去思考任务中的收获,学会勤于总结,而不是机械重复,以实现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雷芯芯说:“在这一年里,两位导师给予我的指导如春雨入土,而我也将心怀感恩,带着这份温暖快速成长。”


四位优秀新人和导师们的故事仍在继续,新一届应届毕业生已经踏入永福,与自己的导师共同制定职业生涯目标,这是榜样的力量,也是新的诗篇缓缓展卷。

一段段难忘的师徒故事,见证了知识的传承、经验的积累,书写了永福股份品格、担当、进取的人才理念。在师带徒模式下,青年员工磨砺自我、追求进步,在公司的沃土上茁壮成长





分享到:

永福股份 300712

RMB

截止时间:

地址:福建省福州高新区海西科技园高新大道3号 电话:4007186388 邮箱:fjyfdl@fjyongfu.com
版权所有: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2024 Fujian Yongfu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 闽ICP备17030871号-3 |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