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炒小”、“炒新”、“炒差”等是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投资者非理性”问题。投资者自觉树立理性投资意识,不断加深对证券投资知识、法规政策的学习,正确认识各种市场风险,远离非理性投资行为不仅有利于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更对构建和谐金融消费环境,维护金融行业稳定,实现金融行业健康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投资者自我保护主要为以下几点:
1、主动了解上市公司情况
投资者应关注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发行证券时披露的信息和上市后持续披露的信息。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招股上市相关公告、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三大类。投资者可以通过巨潮资讯网,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以及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刊了解上市公司相关信息。投资者在科学分析、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严谨分析公司的基本面,比对相关财务数据,寻找企业的内在价值,把握企业评估的复杂性和易变性,等待合适的时机。
2、合理的资产配置
在安排个人或家庭可投资资产时要有资产配置的意识,切勿把所有资金投入一个理财产品或者股票市场。长期持有科学的投资组合,能够使财富增值,风险下降。在牛市氛围下,投资者通过优化组合,努力实现目标收益率;而在一蹶不振的熊市中,经过优化的投资组合也能够利用组合在风险对冲方面的优势,减少市场冲击,将资产的风险系数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保护已有投资成果,带来稳定收益。合理资产配置的优势,通常能够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更容易显现出投资优势。
3、金融服务机构的选择
首先要选择持牌的金融机构。市场上会出现一些公司,经营未被监管部门许可的金融业务,其中蕴含较大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或涉及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投资者应避免参与其中。
其次,要选择资质好、运营稳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选择网贷平台时要综合考虑平台运营时间、股东背景、历史兑付情况、资产投向、风控措施等要素。投资者可通过官网或者第三方数据平台了解详细信息,备案制完成后可以在互联网金融协会网站查看合规平台名单。
4、拒绝内幕消息
不少投资者认为获得内幕消息,就能在股市里赚一笔,因此抵不住诱惑,想方设法探听各种小道消息、内幕信息,并据此进行投资。这种行为触碰了内幕交易的红线,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付出巨大的代价。
5、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者要了解交易所的基本交易规则、具体的交易方法、各种证券的收益风险属性等。对于股票的基本面和投资面有一定的认识。由于国内资本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在证券种类、交易方式上都会不断增加更新,投资者的认识也要同步跟进。